城市焦点新闻

  • 首页
  • 国内新闻
  • 国际新闻
  • 娱乐新闻
城市焦点新闻
城市焦点新闻,为您提供最新、最全的城市资讯。
  1. 首页
  2. 娱乐新闻
  3. 正文

马中50情之亲情寄托-第2篇|曾若萍:父亲南来打拚 家书满满思乡情

2024年2月20日 58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

一封封泛黄的家书,寄托着两岸亲人血浓于水的亲情,老一辈以亲情为主,多次嘱咐家人一定要与中国亲人,持续保持联系,距离再远,也无法成为两代亲情的障碍。

现年70岁,祖籍福建南安的曾若萍受访时指出,已故先父曾文拱生前有7名兄弟姐妹,其中5人在中国,1人长居新加坡。

她说,父亲先在吉打州居留一段时间,随后移居吉兰丹州,成为他开枝散叶的地方。

曾若萍(左)及曾若蓝(右)指出,老一辈以亲情为主,多次嘱咐一定要与中国亲人,持续保持联系。

“父亲在40年代下南洋 ,过了几年回乡娶了我母亲,后来父亲又独自再来马来西亚,1953年我母亲才带我大哥与父亲团聚。”

她指出,虽然在马来西亚已居住近半个世纪,处在异国他乡的父亲,仍然心系远在中国的家人,唯有透过一封封的家书纾发心中的感情,每一封亲手书写的家书,总是透露着想家的心情,每个字迹皆是满满思乡的情绪及切不断的亲情。

她与妹妹曾若蓝(65岁)受访时,如是指出。

曾若萍说,父亲在马来西亚虽谋生不易,毕竟人在他乡,总要靠自己的努力,一步一脚印,为自己的家人打拼。然而,他也没忘记远在中国的家人,不时都会汇款寄物资给家乡亲人,以期可改善家乡亲人的贫困生活。

“父亲非常注重亲情,生活中不时提醒我们,要继续与中国的亲戚保持联系,维持感情。他甚至担心我们与中国亲人的关系会因老一辈逐一过世,而断绝来往。”

她指出,起初,她们只是为了顺从父亲的嘱咐,与中国的亲友进行表面的联系,嘘寒问暖话家常。

但随着双方深入沟通,毕竟大家都是堂兄弟姐妹关系,血浓于水,两边亲人的关系也越来越融洽。现在双方都不时往来中国及马来西亚,互相探访,维持彼此之间的感情。两地家人也成立微信群,彼此保持联络,并即时了解双方的近况。

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马上浏览独家配套 membershipFn.push(function(privilege) { if (!privilege.includes(\"premium_ads_flow\")) { let element = document.querySelector(\'#subscibe-text-promo-in-article\'); element.classList.remove(\'d-none\'); element.classList.add(\'d-flex\'); } });

她说,也许通过电话联系,只是声音的传达,不足表达心中的思念及关怀,唯在2015年首次返乡探亲,亲眼遇见远在中国的亲友,顿时心情是多么地激动,发现原来远处还有亲人在等待我们的归来,那种感觉是多么难以形容。

一封封泛黄的家书,寄托着两岸亲人血浓于水的亲情。

中国早年经济未开放 父常汇钱寄物资回乡

从早期需要南洋的亲人汇钱寄物资,向中国亲威施援手,到如今经济状况稳定,反购买手信让南洋返乡探亲的亲人带回马来西亚,并从而见证中国经济发展的变迁。

曾若萍指出,父亲的故乡位于福建省南安水头镇后房村,在父亲南下马来西亚后,家中大伯、二伯、大姑及二姑等家人,都留在故乡发展。当时故乡经济状况不是很好,父亲逢过年过节,都会汇款回乡,以协助家乡的亲人。

“从父亲的来往信函中,我们获知由于家乡较为落后,并没有银行汇款的便利,所有寄钱手续都是通过本地钱庄代理,联系当地代理,才能把寄的钱交到家乡亲人手上。”

她透露,早在1976年以前,一直都是以马币对换人民币 ,之后也曾一度以港币计算。

她说,除了寄钱回故乡,父亲初期在马来西亚居留时,也不时会向中国的亲友提供物资及食物上的帮助。

“在我印象中,父母亲会把旧衣服放进面粉袋里,通过邮寄,寄给远在中国的亲朋威友。”

80年代探亲交通不便 翻山越岭才抵家乡

曾若蓝指出,早前的中国,若与今日的中国相比之下,可谓是天渊之别,当时的家乡是非常地落后,而如今则是发展一日千里。

她说,早期的中国,交通不发达,父母亲首次于1980年回乡探亲时,得乘飞机到香港再搭船到汕头,长途跋涉翻山越岭后,才抵达家乡。

她也说, 当时中国还是以户口分配粮食。

“当时大伯还得为父母呈报户口,以领取分配的粮食。”

她指出,当年父母亲衣锦返乡,父亲也买了名表及电视机带给中国的亲人,而父亲临终前,也在1989年完成其最后一趟的回乡之旅。母亲也在1993年回乡,并住上一个月,而此行也成为了她最后一次回乡。

她说,从1993年首次到南安水头镇后房村父母故乡探亲后,直至2018年也分别与兄弟姐,组了六趟回乡之旅。

“从首次回乡探亲,当时夏门机场刚升级为国际机场,一切机场行政混乱。一路通往故乡的道路,都是泥沙满天飞,建路工程随处可见,而在最近一次的返乡,夏门国际机场也成为国内数一数二的机场。”

她说,夏门高速公路耸立,更是有快铁能够直达她们的故乡,亲眼见证了夏门已至故乡的变化,并感慨中国的发展,是如此地积极与迅速。

中国人生活素质大提升

曾若蓝指出,回乡时发现中国亲人的生活素质大有提升,生活好很多,居住的房屋甚至比大马亲人来得豪华。

“当年父亲有寄钱回乡建屋子,看到中国亲人生活改善,我们也很高兴。”

她回忆说,1975年 父亲与四叔因老宅四合院破旧,答应大伯合资建新屋,1977年完成底层第一段建设。

“第二段工程建二楼因经济问题,1985 年由父亲出资完成大伯心愿,1989 年完工,当时在家里的五堂哥和六堂哥自己动手建造。”

标签: 暂无
最后更新:2024年2月20日

新闻主编

超多媒体资源 权威媒体报道 软文宣发 新闻发稿 收录好 海外主流媒体发稿 世界知名通讯社媒体 全球媒体PR文发布

点赞
< 上一篇
下一篇 >

文章评论

razz evil exclaim smile redface biggrin eek confused idea lol mad twisted rolleyes wink cool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drooling persevering
取消回复
分类
  • 国内新闻
  • 国际新闻
  • 娱乐新闻
最新 热点 随机
最新 热点 随机
淡小学生以《婆罗洲公主》 夺国际戏剧赛金奖 日本临床试验 有望让人类再生牙齿 商场餐厅命案|中国籍餐厅女服务员 今控谋杀女同乡 峇眼国会联委会大会流会 曹观友称“不知情” 大马人,很好骗! 每天88骗案 卷792.6万 安华:资讯自由法案明年呈国会
美50校园 挺巴反战 示威蔓延近600人被捕 台湾大地震|新加坡夫妇失联前 最后搭巴士身影画面曝光 多次性侵女儿和4岁外孙女 75岁翁判监21年3个月 骑动感单车过激 她尿出“茶色”尿 山西一煤矿溃仓 酿5死2失踪 歌迷称是在英港人支柱 郑伊健被赞永远浩南哥
标签聚合
guest post 新闻稿发布 海外主流媒体发稿 PR文发布 [db:tag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