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槟城2日讯)一对夫妇对传统手艺充满浓厚兴趣,6年前开始自学面塑艺术,并凭着一双巧手,根据生肖年制作出不同的艺术雕塑。
这对夫妇是罗万达(54岁)及张汉云(53岁),住在垄尾区。他们刚开始学习面塑艺术时,花了1年时间来尝试不同的技术及尺寸,制作出完美的面团。
张汉云说,这门艺术源自中国,已存在1500多年,但事实上逐渐被世人所遗忘,即使继续流传,也因为不再使用天然材料,而是改为粘土等其他材料制作,而被认为脱离原样。

“我们从面团制作过程初始直到制成雕像,完全使用传统的制作方法,希望能够保持祖先制作雕像的真实性。”
她指出,制作面团的原料是小麦粉、糯米粉及水的混合物,而后蒸煮45分钟,出炉后趁热揉捏,需要一周时间才能获得耐嚼、光滑质地的面团。
完成后,将面团与特定颜色混合,存放于容器中,防止面团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过长而变硬,难以成型。
每年,他们都会根据华人生肖年制作生肖动物雕像,而今年也制作各种尺寸的动画龙雕像。

张汉云说,过去他们制作的是宗教雕像,随着时间推移,如今也制作具有动画主题的雕像,以吸引年轻人的兴趣,并瞭解这门艺术。
她说,所有雕像都是其丈夫所雕塑,尽管他身体不好,但他依然勤奋且热情,甚至在病房中,雕像也同被带进院中,他认为雕刻是一种治疗。
罗万达说,若有需求,装饰雕像的价格将从10令吉至68令吉不等售出,价格取决于尺寸,除装饰外,他们也推出钥匙链及耳环等配饰。
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马上浏览独家配套 membershipFn.push(function(privilege) { if (!privilege.includes(\"premium_ads_flow\")) { let element = document.querySelector(\'#subscibe-text-promo-in-article\'); element.classList.remove(\'d-none\'); element.classList.add(\'d-flex\'); } });
罗万达 张汉云夫妇自学面塑艺术
罗万达指出,他其实想为农历新年凋刻一座更大的真龙雕塑,但由于健康原因不得不放弃。
他说,准备类似的雕像并不难,1个小雕像只需15至20分钟,但若涉及复杂的细节,可能会耗时1天时间,但最长的等待过程是让雕像面团完全乾燥及硬化。

另,为了确保艺术不被淡忘,他们夫妇二人也常收到学校等各方邀请,教授这项艺术。
罗万达说,许多年轻人不愿意学习这门艺术,是因为制作面糊的过程复杂,但他们希望有人能够在未来继续这一传统。
而今,他的两名儿子已经继承这门艺术,他希望能够延续和发展下去,不至于被遗忘。
文章评论